哈囉~各位同學~~繪本課又~上~場~囉!!
(註:母雞上場囉~)
老師今天先帶同學們看繪本動畫《母雞蘿絲去散步》Rosie's walk
旁白雖然只有形容 母雞逛著農場的池塘、乾草堆、蜜蜂屋…,最後按時回家吃晚飯,
好像很無聊,但圖中卻出現了尾隨在母雞後面的狐狸,
但狐狸的倒霉事也讓故事增加了趣味性。
圖的鋪陳不但可以讓故事更完整,也多了趣味、想像、創造的空間,
有時候對圖片的觀察,甚至比看文字更加重要。
這也是上禮拜郝廣才老師要大家注意的「圖象思考」。
好的繪本圖象可以造成什麼功能呢??
1、傳達故事
2、背景氣氛營造
3、潛在的節奏
4、情境與氣氛營造
5、刻畫人物特質
6、圖案的趣味
7、連結多方領域的藝術性傳達
大家看到《母雞蘿絲去散步》裡的狐狸時,有感覺到什麼情境與氣氛嗎??
上個禮拜也看過安東尼布朗的《朱家故事》與《穿過隧道》,裡頭又出現了什麼圖案的趣味呢??
接著老師本週也介紹了《和甘伯伯去遊河》、《遲到大王》和《大猩猩 》,
甘伯伯駕船的黑色,每個動物身上的彩色;
約翰派克羅門麥肯錫「我不可以說…的謊,也不可以…」不斷重覆的罰寫;
小女孩身上的衣服、大猩猩與爸爸之間的改變,
重覆的節奏和韻律,圖案色彩的變化,都藏了不少秘密,
到了最後結局卻可能完全不一樣,你們認為哪一本繪本的節奏和轉折讓你感覺最有起伏呢??
又有哪一本「顏色的暗示」 和 「情景」讓你特別印象深刻呢??
今天老師也讓同學練習了如何用圖象看故事,今天上台分享的同學們都非常優秀唷!!!
上了三堂課,你認為你學到了什麼看繪本的技巧了呢??
在今天分組討論看的繪本裡,你是否發現了特別有趣的線索與故事呢!?
不妨也來這裡跟同學分享一下吧!!